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26分)
图 2002年---2013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 份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支配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
2002 | 7703 | 6030 | 407 | 2476 | 1834 | 47 |
2006 | 11759 | 8697 | 591 | 3587 | 2829 | 74 |
2013 | 22780 | 15903 | 1141 | 7382 | 5530 | 183 |
注:①2013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材料一 我国现阶段文化消费总量在7000亿元左右,而实际的文化消费总量应该在4万亿元左右,增长空间极大。没有文化力量支撑的经济缺乏创意,是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的。英国文化产业创造的年产值超过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必须靠文化产业来拉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必然要求。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逐步深化,公民意识越来越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
(1)结合表格(含注)描述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并从基本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的角度说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措施。(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关知识,简述我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优势。(12分)
柏林国际电影节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最高奖项是“金熊奖”,每年一次,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与此目的比较符合的哲理与解释是( )
A.辩证否定,取长补短 B.普遍联系,举一反三
C.变化发展,一日千里 D.对立统一,一分为二
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要求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过程表明(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有差异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被否认
③复杂的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下列与材料蕴含哲理接近的是( )
①同声同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②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③人心不足蛇吞象,结局方知梦一场
④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 )
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③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是这样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是( )
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C.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