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

2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民众获取知识、传承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渠道。

材料一  近年,微博阅读、手机阅读成为时尚。那种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公众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垃圾信息泛滥成灾,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文化正在倒退:有人则认为,信息丰富多元,碎片化阅读有利于丈化和知识的传播。

材料二  面对碎片化阅读的发展趋势,推动全民阅读要研究如何使阅读内容更加适应碎片化时代,以碎片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可行的举措是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使优秀阅读内容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适合碎片阅读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参考。

为推动阅读,我国巳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这仍未改变我国公共阅读资源的稀缺、公共文化服务所提供的阅读与公众自身常常关系不大等现状。因此,全民阅读活动要真正有成效,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号召,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区分不同的人群,做到有针对性,还要持之以恒。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12分

3结合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请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4分

 

(1)①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碎片化阅读有利于丰富人们的视野,更多了解各方面信息,促进文化和知识的交流,所以认为文化正在倒退的观点是不正确的。(4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所以认为碎片化阅读就会使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观点是错误的。(3分) ③但碎片化阅读毕竟是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缺乏系统性,不利于知识的拓展、积累和继承。对于垃圾信息泛滥成灾的现象,需要政府、网络公司和网民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阅读环境。(3分) (2)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而不能回避矛盾。推动全民阅读要通过研究,推出内容与方式适应碎片化阅读的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通过立法,为全民阅读提供公共阅读资源和阅读场所等。(6分)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推动全民阅读既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理念,又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区分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针对性和持之以恒。(6分) (3)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的基本文化权益;创新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满足公众对阅读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全民参与阅读的积极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媒体宣传,积极营造崇尚读书的社会氛围。 (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是辨析题,首先要对题中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指出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阐释。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文化正在倒退,这些说法是错误的;碎片化阅读有利于文化和知识的传播,但同时需要加强国家的监管,净化网络、手机文化市场。 (2)如何推动全面阅读的开展需要回答措施,运用的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对碎片化阅读要全面、辩证的认识,发挥其有利的作用,减少、避免其不利影响,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推动全面阅读,既要在全民中做好理念宣传,又要根据具体地区、具体人群采取差别化阅读方式,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3)提出建议,该题需要回答措施。要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可以从阅读的内容、途径、主体、宣传等方面提出可行的措施,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阅读形式和载体、提高全民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解决“三农”问题,绕不开土地。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务工收入的提高,散户粮食种植效益与务工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地、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不少传统农区出现了粮田撂荒的局面。在此背景下,S市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出土地“细碎化”经营的老路,各地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信用合作等多种新型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后,农民每年每亩可得900元一1200元的出让费。农民在解脱了土地的束缚后,可通过进城务工等方式再取得一份收入。但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后出现了“非农非粮化”经营的现象,一些本来种粮食的土地被流转为养殖业、花卉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甚至直接变为建设用地等,这对粮食安全很不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S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并为确保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议。  16分

材料二  S市政府因发展经济需要流转一整片土地,但少数村民不答应流转,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委市政府依托“代表委员”平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村入户征集意见和协商,并通过召开民主协商座谈会代表委员、村干部、农业大户、村民代表和市、镇有关负责人一起恳谈协商,设立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途径,广泛听取和征集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创新式地探索了“互换并地、换地并整”的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在周边地区划出面积大小、土地肥沃程度等条件相当的土地与其置换,有效地解决了集中连片规模流转的现象,让老百姓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市的做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  10分

 

查看答案

鱼缸和鱼缸上的蔬菜种植管道,构成了鱼菜共生的平台,这项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在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上得到展示。把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成为一种现实。这一技术成果说明

①人能够根据事物的属性加以利用      ②意识能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摆脱规律的制约    ④创新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和思维的发展

A .①④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长期以来,GDP都是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这常常使发展陷入竭泽而渔、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困境。近日中央出台“不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体系,强调把经济与社会、民生、生态等综合起来考评。这一变化表明

A.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C.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查看答案

漫画图6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社会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个人的成长要善于抓住外部条件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可见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②局部总能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事物            ④要抓住主要矛盾破解次要矛盾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