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在海外设立了十四个中国文化中心,为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些中国文化中心借用当地的资源,按照当地人的接受习惯,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形式地传播文化,在当地受到欢迎。这表明
①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各国各民族的多样性文化
②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融合为一种文化
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为世界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平台
④选择恰当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见诸于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网络时代阅读方式也在改变,人们既可以利用网络获取阅读内容,读完也可以把感想发表到微博或网络社区,在更广的范围进行思想交流。这说明网络传媒
A.已逐步取代其它传统传媒形式 B.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C.在现代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功能 D.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四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约28万。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材料五 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1)结合材料四,请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请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材料四体现的观点?(9分)
(3)结合材料五,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7分)
材料三 从2011年至今,“温州之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生产制造业仍然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等多重挑战。而温州大多数制造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型的企业,上述因素直接加重企业负担,一些企业向政府递交了紧急报告,要求破产重整,60%以上的工业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状况。为此,不少民营企业家呼吁:希望中央对温州企业的融资政策一定要尽快出台,现在温州企业的处境是急需输血,如果输血晚了,救也救不回来了。
结合材料三,运用“生产与经营”的相关知识评析民营企业家的这一呼吁。(10分)
材料一 当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我国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并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观察当前和今后世界经济形势,联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势而为、转变思路。2014年经济工作,中央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努力创造和维护政治关系友好、经贸规则有利、发展空间广阔的良好环境。
(1)结合材料一,分析面对困境,企业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如何体现价格变动的影响的?(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中央决策的正确性。(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