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2014年,正值农历马年。春节期间,“马上有”句式拜年短信走红,“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加薪”等祝福语“万马奔腾”,“马上体”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文体。回答下题
1.这些“马上有”尽管有调侃色彩,却反映了人们在就业、住房、涨薪等方面的期待,也传递着人们快马加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这表明( )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创造美好生活
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这些祝福语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马上祝福”可以有,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马上心态”不可长。因为( )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梦想就能照亮现实
D.事物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国访问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言警句,提到了不少文学家、哲学家及其著作,展现出醇厚的人文情怀与深邃的思想。回答下题。
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与这一思想相同的是(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 )
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可见,雷锋精神(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
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应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与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