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4分)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

14分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代中国,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国核心价值的体现。家风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事伦理。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家风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现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弘扬好的传统家风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好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6分        

材料二  2014年新春尹始,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进行家风调查,许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网友

观点和看法

哲学依据

家风是一个小家庭或大家庭所遵循或崇尚的风格和品质。家风具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 

示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

 

家风就是勤勤恳恳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家风不在嘴上,家风在行动上。

 

弘扬家风,人格第一。人无品格,行之不远。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的传承。好的家风要发扬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先进的,剔除糟粕,坚持与时俱进。

2请从《生活与哲学》中提炼依据。8分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2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可以使人们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2分)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如果从文化影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2)①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分)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制约和驱动作用。(2分) ④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本题的解答需要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来找寻突破口。题中材料“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启示学生可从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在当代中国,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国核心价值的体现”,启示学生可从文化作为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角度去分析说明;设问中“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示学生可从传统文化的特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意义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右侧网友的观点和看法,从《生活与哲学》中提炼依据。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解答本题学生必须以图表中右侧网友的观点和看法为依据,从中找出关键性语句来确定答题所有的具体知识。乙观点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丙观点中“家风不在嘴上,家风在行动上”,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丁观点中“人无品格,行之不远”,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戊观点中“好的家风要发扬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先进的,剔除糟粕,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文化的特征、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辨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5月29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3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N7N9”“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霾伏”等获评年度十大新词。据此回答题。 

1.据介绍这十大新词从364条2013年年度新词脱颖而出,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3,从中可以窥见当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是因为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截至2013年底,我60岁以上人口达20亿,202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单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这一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B.同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4.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 

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    

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一个鸡蛋如果从外面把它打破,放点葱,炒一盘菜就是一盘食物;从内部打破,一个小鸡成长出来,就是生命。因此,“从内部打破”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启示我们促进事物的发展,需要 

A.关于分析的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

C.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创造必要条件,促进主次矛盾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13年12月,中国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表明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财富 

佐证了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对此,有人认为此举有利于保护和弘扬珠算文化,但也有人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特别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出现申遗并不能给珠算新的生命力,珠算已经失去了其用武之地。从哲学角度看。这样争论表明 

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                   价值判断和选择会因人而异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价值观对实践活动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隹制度安排。这表明 

科学构想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性认识能够精准应验发展的事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3年2月20日,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用胶原蛋白的耳细胞创造出了更自然的活的人工耳;8月2日,荷兰研究者利用干细胞培养出的肉纤维,做出了第一个完全诞生于培养皿的人造肉饼。这从一个侧面证明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意识活动有创造性,能依据自己意愿创造新物质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意识能动性是人们正确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