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月10日起,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总书记的面背诵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沁园春·霾》形象地描绘了北京的空气状况。这说明 ( )。
①意识是人的主观想象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以优先发展地方经济为由,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最终造成一些地方屡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 )
①错误的意识会误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③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矛盾的次要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国力,都有大幅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对这里的“变”与“没有变”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变”是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变”是事物的相对静止
②“变”的是部分,“没有变”的是整体,整体决定部分
③“变”与“没有变”构成一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变”的是量,“没有变”的是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国务院2013年3月上旬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十一五”时期,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在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材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规划》提出,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有( )。
①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事物的发展要经过量的积累过程
③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④完善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是我国制定《规划》的目的与归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 )
①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②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变化
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