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危害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专家指出,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能够自我修复;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全身病变。这表明了 ( )
①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②正确意识能够帮助人们摆脱规律的制约
③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④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利于趋利避害
A.②④ B.②③C.①③ D.①④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一桥飞架中欧——亚欧大陆桥,一头连着中国,一头牵着欧洲。
材料一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访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
(1)中、法、德分别实行怎样的国家管理形式?有人认为,“三个国家实行不同国家管理形式的原因是国体不同。”,请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1分)
材料二 中国,欧洲,两者加起来,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全球化之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势,把双方紧紧相连。其关系走向,牵动世界格局。
3月31日,在长达5个小时里,习近平主席先后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谈会见。习主席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始终支持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欧盟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谈谈你对“中国与欧盟关系走向,牵动世界格局”的理解。(11分)
材料三 布鲁日在弗拉芒语中的意思是“桥”。2014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欧政策,主题词也是“桥”:
“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方需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欧方也需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在欧洲之行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习近平多次说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而欣赏、包容、互鉴便是理解的基础。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欧如何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10分)
从2014年1月1号开始,作为最有希望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最后一个任期结束时留下的“政治遗产”——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开始全面实施。
从最初在国会勉强过关,到因涉及联邦与州权力的分配问题而引发诉讼,涉险赢得最高法院“不违宪”的裁决,再到引发两党恶斗、导致政府关门,医改法案自提上议程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屡遭挫折。2月10日,最新“变数”又传出——美国政府宣布推迟“医改法案”中关键条款的强制实施日期。
结合材料,分析美国总统的医改政策屡遭挫折的原因。(12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简政放权,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向地方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结合材料,运用民主集中制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