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纪念青海玉树强烈地震一周年活动在地震重灾区玉树县结古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表讲话指出,玉树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周密部署,科学决策,领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全面胜利努力奋斗。
(1)结合材料说明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中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12分)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道理,说明我们应怎样弘扬抗震救灾精神。(6分)
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 )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
A.实践出知识,知识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这表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由于强热带风暴极大影响了灾区的生产生活,台风登陆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这反映出( )
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