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因成功回答了上述问题,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科学家成功回答上述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故入选。B选项观点错误,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没有涉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是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主观能动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查看答案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鉴于空气严重污染状况还将持续,某市政府决定立即启动最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全市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务车停驶30%,市级103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产等。该市政府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B.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查看答案

20148云南鲁甸地震致牛栏江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排险指挥部经多次勘察确定采用开挖泄洪槽的方式,下泄堰塞湖的湖水,排除了险情。这说明  

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查看答案

2014年上半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16个县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1.2亿人次受灾,533人死亡,97人失踪。面对旱灾,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主观认识符合客观情况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坚持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不可分割的原则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作为救灾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