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北宋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春未老...

北宋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词中描绘的情境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生活状态。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A.①③    B.①④    C. ①②    D.②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苏轼的《望江南》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寒食节时的心境”以及“该词中描绘的情境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生活状态”等,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也说明了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由此可见,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②项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③项表述不科学,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年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查看答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需要  

A.立足实践   B.学习借鉴

C.继承传统    D.推陈出新

 

查看答案

学习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是我们青年学生人生的必修课。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优秀文化          B.中华优秀文化

C.优秀的传统文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查看答案

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生物中心青年读书小组联合科技部合作司爱睿读书会以“知新明理 开卷有益”为主题举办读书日座谈会。上述做法符合的文化生活道(   )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书本知识越多,文化素养越高

 

查看答案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

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