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把握两个条件,一是从长远来看,二是通货紧缩带来的后果。物价持续下降,生产者获利会减少,会缩小生产规模,用工需求会减少,失业率上升,收入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经济衰退, 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通货紧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定某国今年待售商品为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200元,一年内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为5次,若要将物价涨幅控制在5%以内,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今年货币的发行量应  

A.不少于800亿元      B.不少于840亿元     C.不超过840亿元       D.不超过800亿元

 

查看答案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人民币新增2.76万亿元,远高于2012年的0.49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因收购外汇资产而增加本币投放的做法  

A.会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B.会提高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C.会加快人民币的流通速度           D.会提升人民币实际购买力

 

查看答案

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A.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查看答案

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④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机产生,且无法被人为复制。据《人民日报》报道,比特币不仅可以兑换成钞票,还能直接购物,但其兑换人民币的汇率随时在变化,支付前要到专门的汇率网站换算。可见,比特币 

①是虚拟世界的特殊商品                          ②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③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是货币的价值符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