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0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修改完善,2014年将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

10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修改完善,2014年将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之年。

材料:2010年,吕梁市A县在某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1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4年该地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4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足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某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①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3分)②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2分)③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④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2分) (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城镇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题型属于原因类。根据本题设问考查城镇化对某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从中获取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信息。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相继入园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农民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人均收入明显增加等。其次是将这些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点相结合来组织答案。即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 考点:本题考查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产发展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铁路正在加紧走出去的步伐。截至2014年4月底,中国铁建在土耳其、尼日利亚、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24个国家和地区,中标承建56个铁路项目,合同总额269.8亿美元。这说明  

A.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B.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C.中国铁建在国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     D.“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查看答案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迅速扩大带来了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城市病”。要解决我国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

③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周边中小城镇协同发展

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7月,山西、陕西、河南三省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建立联动机制,为产品进出提供协同服务,并实行执法互助、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我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探索国际经济合作新路径    ②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③打通区域经济发展动脉      ④统筹城乡经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9月1日,我国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启运港退税,作为出口退税管理模式的创新,将出口退税时间点提前到货物起运,企业享受出口退税更加及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扩大启运港退税能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缓解企业资金困难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4年7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这意味着“北方人喝上长江水”的目标越来越近了。这一工程将: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