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宇宙浩渺无际,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无论路途多...

宇宙浩渺无际,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征程多么凶险,人类却锲而不舍地要挣脱地球的引力,亲身去投入到太空拥抱。1961年4月,“东方一号”飞船载着27岁的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实现

第一次人类太空行走,8年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1986年l月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7名字航员殉难蓝天,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解体,宇航员全部牺牲。收获大喜,却也历尽大悲,它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充满了坎坷与血泪,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人类问鼎苍穹的脚步却将更加坚定,永不停息,浩瀚无际变化无穷的宇宙将会不断的为人类所认识。

运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原因,以及问鼎苍穹的脚步将永不停息的原因。10分

 

(10分)①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总要受到现实具体的认知水平、实践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制约;(2分)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分)因此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具有反复性,并非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 ②认识的客体是无限变化着物质世界((2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2分)因此人类对浩渺无际的宇宙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具有无限性。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永无止境,世代延续。(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有关知识,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人类宇宙探索不能一蹴而就,问鼎苍穹脚步永不停息的原因。解读设问,本题知识运用实质就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关于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教材有明确表述,即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总要受到现实具体的认知水平、实践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制约;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类对渝中的探索具有反复性,不能一蹴而就;认识的客体是无限变化着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所以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永无止境,世代延续。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和口号。2014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口号有6条:瓷都千年 薪火相传;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寻找历史记忆 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 添彩美丽中国;用心灵感悟文化 以行动保护遗产。让文化遗产活起,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文物部门和广大文博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必须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请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8分

 

查看答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举国关注,全球瞩目。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要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向市场放权可以发挥市场的活力? 8分

 

查看答案

据报道,我国科学已成功研发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这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例流感病毒疫苗株。为及时应对新型流感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全球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作出了贡献。这表明

①真理性认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②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事故发生之后》启示我们

满分5 manfen5.com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④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地流传出“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黑夜”的流言,这一流言明显违背科学常识。一些听信流言的市民在集市上疯狂抢购白蜡烛和火柴,上演了一出出的闹剧。这说明

A我们必须把正确的思维作为想问题的出发点

B科学的思维是做好工作的决定因素

C我们必须立足于正确的思维,恰当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恰当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