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4分)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

14分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201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与第三产业贡献率变动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消费贡献率指最终消费需求增量与GDP增量之比第三产业贡献率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材料二2013年以来,我国改变过去经济减速时立即刺激经济回归高增长的思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将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主要的政策措施有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户籍管理、土地产权流转、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实施指向更为明确的差别化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财政信贷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优惠。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4分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10分

 

(1)①我国GDP增速总体放缓,消费贡献率和第三产业贡献率总体趋于提高。(2分) ②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善,产业结构趋好,但还不稳定。(2分) (2)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4分)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分)③促进就业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属于信息解读题。考生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图表题的解题步骤。信息解读要做到三读:一读表头,把握主旨。二读数据,把握具体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最后读小注,作出必要的补充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深化改革,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有利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因素;实施指向更为明确的差别化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财政信贷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优惠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考点:市场调节、劳动和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二战以后,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达到中等收入发展水平,但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并不多。在东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先有日本,后有“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日本之所以能够较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既缘于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实现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也得益于较好的平衡了利益分配,控制了收入差距,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有专家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般需要围绕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采取协同措施。

结合专家的观点,选择其中一个措施,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应如何落实你所选择的措施?12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目标

项目

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十二五目标

万元GDP能耗降低%

22

22.09

17

化学需氧量减排%

14.9

19.44

12

二氧化硫减排%

20.0

23.22

14.9

目前,山东“两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大,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均高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国这两项指标的减排目标均为8%,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为16%。

根据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就节能减排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实现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查看答案

12分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某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大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的建设,促进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工在中心镇自主创业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重点搞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拓展居民消费,促使农民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工业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分析说明该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做法的依据12

 

查看答案

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制造、墨西哥制造开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24日,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市与中国南车签署6列内燃、电动车组购销合同。根据合同,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将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向马其顿方面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这是中国动车组整车产品首次进入欧洲市场。这表明  

①我国企业坚持实施“引进来”战略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③我国积极转变外贸出口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④我国的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