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舌尖上的浪费:2 000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

舌尖上的浪费:2 000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节约: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1根据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当下国人重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和开展“光盘”行动的依据。

2结合材料“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法论的建议。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现在我国每年“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的现状,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关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开始重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和采取“光盘”行动,都是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对浪费、厉行节约”,要求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做个“光盘族”,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实践。(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立足实践。②发挥正确意识(正确认识或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③重视量的积累,从今天开始,从我做起。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国人重视舌尖上浪费和开展光盘行动的依据。解读设问,首先重视浪费和光盘行动,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可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进行分析,还可以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进行分析;其次,设问行为主体国人,即人民群众,可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进行分析,结合设问和材料,组织语言。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方法论建议。解读设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人的一种意识,可以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进行分析,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进一步解读设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辩证法看是一种量的积累,可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设问和材料,组织语言。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322日,在第21世界水日到来之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陕西省开展母亲水窖-·之旅体验活动。渭南市富平县白庙乡柴玉村位于半干旱浅山区。这里长期干旱少雨,条件严酷,群众吃水难、发展难的问题比较突出。2011年,在爱心企业和个人资助下,该村实施了母亲水窖项目工程,并以此为核心,发展庭院经济、果园和养殖业,既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也大幅提高了人均纯收入。该地的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是,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查看答案

航天员王亚平于2013年6月20日进行太空授课,讲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等物理知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从哲学上看,太空授课的意义是   

A.自然科学为科学探索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航天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认识客体的能力

C.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科学精神是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矛盾的关键

 

查看答案

科学家们都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成百上千光年远的浩瀚太空,但对地表以下仅十几公里深处的情况还是一头雾水。这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不确定性

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C.一定时期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查看答案

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约可供给6.3克蛋白质,如果鸡蛋吃得过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取,容易造成营养上的不平衡,也会给肝、肾增加负担。这启示我们要   

①注重量的变化,优化食物结构   ②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③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④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脸是人体最奇妙的部分,虽然只有眼、嘴、鼻等几个器宫,但大小、组合方式、位置的不同,却能变化出千姿百态的脸。研究人员在达?芬奇的画中,发现他创造美丽的公式:脸宽是鼻宽的四倍,前额的高度、鼻子的长度以及下颚骨高度都相等。这表明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绘画创作要从艺术原则出发        ④事物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