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近年来,关于“空城”、“鬼城”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

近年来,关于“空城”、“鬼城”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C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基调,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避免了“空城”现象:一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避免“空城”现象的。8分

 

(1)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让要素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以人为本,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2)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节约集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注重四化同步。(3)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4)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突出城乡统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5)创新驱动。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相关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该市城镇化如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避免空城现象。关于本题知识限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教材有明确表述,即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驱动。但本题并不是对上述理论的生搬硬套,还需要根据材料和教材前后知识,对本题进行相关的知识补充,题中强调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最后完成上述知识梳理后,对应理论,结合材料中推进城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组织语言进行分析。 考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查看答案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代中国,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国核心价值的体现。家风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事伦理。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家风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现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弘扬好的传统家风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好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8分

材料二  2014年新春尹始,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进行家风调查,许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请从《生活与哲学》中提炼依据。8分

网友

             观点和看法

      哲学依据

    家风是一个小家庭或大家庭所遵循或崇尚的风格和质。家风具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

示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家风就是勤勤恳恳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家风不在嘴上,家风在行动上。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弘扬家风,人格第一。人无品格,行之不远。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的传承。好的家风要发扬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先进的,剔除糟粕,坚持与时俱进。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查看答案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  20092013年我国GDP及其增长情况图17

满分5 manfen5.com

  :201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0%, 43.9%, 46.1%

材料二  2013年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对比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等等。

材料三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保护主义、违法实行优惠政策、垄断经营等情况依然存成;市场主体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价、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尚未根除……只有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建立良好市场秩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其中法治建设无疑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推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深化改革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8分)

(3)根据政治圣湖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我国应怎样推动良好秩序的形成?

 

查看答案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离休后,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龚全珍老人的事迹说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生价值不应该以个人得失作为评价标准

③先进人物的行为是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④要追求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A. 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具体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