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某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其需求曲线出现了图1到图2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 )...

某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其需求曲线出现了图1到图2的变化。一变化意味着  

满分5 manfen5.com

①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③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以知道,图1的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非常大,而图2的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故题肢④正确;同时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成了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会增加,因此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故题肢③正确;题肢①②与题意不符;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9月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397元;20148月28,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431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导致  

①赴美国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上涨

②对去美国务工的人来说,等于涨了工资

③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将减少

④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已正式实施,其最大亮点在于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将同工同酬写入《劳动合同法》(  

①是坚持公平原则的体现

②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④是国家通过再分配促进经济效率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某外国品牌大米登陆中国后,每袋2公斤售价为188元,其价格是中国大米价格的25倍之多,媒体称之为“天价”大米。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很快就脱销了。这体现(   )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C.求实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

假设2013年某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2014年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20%,而实际纸币发行量为9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年售价60元的商品今年在理论上应为(   )

A.90元    B.80元    C.75元   D.60元

 

查看答案

现在信息生产和传播进入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影响越来越大。“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相当多时尚达人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正在发展成为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它拉动了信息消费的增长。而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使用习惯,也给移动互联网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这主要表明(   )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消费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信息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