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一名称。主张对万物“什么都不要说”。他的错误在于( )
A.否定事物客观性 B.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下列观点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分歧的是( )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道之大,原出于天。道不变,天亦不变”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人定胜天”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存在即被感知”
D.“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与“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以往台湾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台湾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这表明( )
①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
②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
③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
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根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