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大雪漫天,炉火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冗于琐务,数日不暇,摆脱归来,俗尘满襟,宜读《史记》项羽本纪及游侠列传。 这段话主要是想说明( )
A.读书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读书选择可以随时空环境不同而变化
C.读书过程影响人们的实践和文艺创作
D.人们读书必须要有特定环境才能深入
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同名书籍《舌尖上的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就突破了20万册。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成了第一生产力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风趣等特点,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它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唤起大家对山东这片热土的热爱,唤起大家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优秀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④不同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4年互联网上出现了新一批热词:女汉子、长发及腰、老啃族、裸年等,这些热词多为社会新闻人物、新事件的浓缩和概括。这主要表明( )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来自于人们的灵感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材料二: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请结合材料,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如何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建议。(10分)
(30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吹响了深化农村改革“集结号”,绘制出了一幅宏伟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蓝图。某校高三同学“农村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关注粮食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也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组:热议城镇化建设第二组同学展示了一组照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这种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议。
第三组:认识基层民主协商:农村的繁荣离不开乡村治理机制的完善。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协商实践,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健全村民监督机制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客。
(1)请结合第一组同学的分析,阅读表格左边信息,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在答题卡对应序号处作答)(12分)
粮食生产状况 |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
粮食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科技不发达 | ①
|
粮食生产成本高,收益低,粮食产销物流体系不完善 | ② |
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意愿不足 | ③ |
我国成全球粮食价格高地,刺激粮食大量进口 | ④ |
(2)有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保护好传统民居。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该同学观点的合理性。(9分)
(3)请结合第三组同学的分析,并从公民的角度分析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现实意义。(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