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6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年,海南省琼海市本着“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的理念,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该市对辖区按5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政府投入5亿元,带动社会投入15亿元,完成多个镇墟的风情化改造,谭门镇极力展现南海渔港的风采,博鳌镇着意营造“天堂小镇”的宁静恬淡……绿色慢道将景点、村庄、镇墟串珠成线,“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游人往来不绝,农家乐生意火爆,果蔬家禽就地销售。农旅融合发展,村民收入快速增长,外出务工的纷纷回流返乡。当地官员表示,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就地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通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田野公园化,让农民享受城市的生活品质,让市民感受乡村的田园气息。
(1)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谈一谈琼海的城镇化道路对其他地区有哪些借鉴之处。(14分)
材料二:一些地方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利益关系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矛盾多发。由征地拆迁补偿、移民迁建、环境保护等问题依法的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人员聚集,游行示威、挖路、堵门、械斗、上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2)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谈一谈政府应该如何妥善解决此类群体性事件并减少其发生。(12分)
(26分)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物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回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什么重要意义?(8分)
(2)四川德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创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画公益广告,印在纸杯上,广为使用,让人们一目了然,便于解受和理解。受此启发,请你也设计一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或形式,并简要说明你如此设计的理由(6分)
(3)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有人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倡导一元的核心价值观实在是多此一举,也有悖历史发展潮流。请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2分)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五十周年。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落后面貌。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身患肝癌,忍着剧痛坚持工作,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五十年来,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始终在感染、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人已远去,身影不朽,精神永存!焦裕禄事迹给我们的人生价值启示是( )
①只有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②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和唯一真谛
③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事实证明,有什么样的考试就会导致什么样的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历经多次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可以表明( )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C.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
D.人类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创新
从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但情况也并非绝对如此。如消费水平在全国领先的广东,恩格尔系数反倒比中西部一些省份好要高。合理的解释是:广东爱好美食,食品支出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东西
B.事物复杂多变,所谓的“规律”其实是不存在的
C.联系具有多样性,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D.看问题要注意抓住主流,不必去管那些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