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B.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
D.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
假设某国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2013年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国待售商品总量增加30%,商品平均价格水平下降20%,而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2012年的货币流通次数为(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下表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分析数据,我们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中借鉴的经验有( )
人均 GDP(美元) | 服务业占 GDP比重 | 投资占 GDP比重 | 劳动者报酬占 GDP比重 |
3 000 | 44.3% | 27.5% | 51% |
6 000 | 51.3% | 24.8% | 55% |
10 000 | 53.1% | 23.9% | 57.3% |
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6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立足扩大内需,着眼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共享发展机遇,根据党内外人士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城镇化问题备受全国“两会”关注。全国政协围绕城镇化主题,积极研究讨论,建言献策。国务院也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获得大会通过。
材料三: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交的关于城镇化的议案近百件。这些代表会前经常走进农民工群体,了解到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是困扰他们的五大问题。因此建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共中央作出相关决策的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人大代表分别是如何推动城镇化进程的。(14分)
(26分)转方式、调结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求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情况图。
材料二: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2%,而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2013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0:43.9:46.1,世界平均水平为3:28:69。我国工业领域需求与生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5%以下。2013年我国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涉及造纸、炼钢等19个重点行业。
材料三:2014年,我国继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要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退,要更加主动有序,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解释我国GDP增长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应如何作为。(12分)
围绕“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这一主题,某学生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下列材料符合主题是( )
①某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国家主席人选的协商
②十二届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③新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审判暴恐分子
④寿光现代小区居委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