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办公室环境的白领,用闲置多时的《音乐之声》碟片换来了一盆漂亮的君子兰;一个喜欢工艺品的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筷盒漆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易物网上发生。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A 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去年一斤6毛,现在一斤8分,新发地农贸市场的大白菜价格坐了过山车”。这则消息里所说的6毛和8分 ( )
A.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白菜价值的货币表现
B.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C.反映了白菜价格的波动,传递着市场的供求信息
D.反映了白菜的供求状况,说明白菜处于卖方市场
在众多的电子产品中,苹果赢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苹果产品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俘虏了消费者的心理,很好的满足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这主要说明( )
A.商品生产者生产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要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贸易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就能占领市场,获得发展空间
2013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4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4年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能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所以,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这反映了( )
①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需求决定生产,有需求才可能实现这一惊险跳跃
③此处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足值的现实的货币
④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