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0元可以买7个A商品,10年来,通货膨胀率达到了40%,2014年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则2014年100元钱最多可以购买A商品数量为( )
A.5 B.6 C.7 D.8
(22分)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8分)
材料二:大数据最厉害之处在于对即时数据的掌握,透过数据你所看到的不是过去发生的事,而是此刻正在发生的事,大数据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根据示例,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下列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获得成功的奥秘。(6分)
案例 |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
示例:淘宝网一家小型化妆品电商收集网络顾客对某种品牌的检索数量,以此作为是否进货的重要依据,实现利润翻番。 | 科学预测商品需求,调节生产要素和商品供给,实现供销畅通。 |
案例一:亚马逊基于客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购买行为,如客户的购物车中所收藏的商品、客户喜欢的商品、其它用户浏览或购买的商品等大数据分析给客户个性化推荐建议或广告,实现了销售额巨大增长。 |
① |
案例二:农夫山泉综合各地需求、高速公路收费状况、道路等级、天气季节、配送中心辐射半径、不同市场的售价、各地人力成本、甚至突发性的需求等大数据进行配送,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物流成本。 |
②
|
案例三:福特公司在汽车上添加大量传感器和处理器,车内信息、车辆与手机之间的通信信息及车辆之间的通信信息都会生成数据,通过海量加工数据,福特成功聚合了客户反馈信息,不断探索最佳工艺,设计新产品,提升业绩。 |
③
|
材料三:大数据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党和政府了解世情、掌握国情、把握规律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使精准感知,正确决策、高效服务成为可能,党和政府应该具备大数据思维,运用好大数据,这对形成多元互动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如何通过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能力?(8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8%
材料二:某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材料三: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难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给”,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在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难在监管跟不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难在公平与效率的度不好把握,不能因为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
(1)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 (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0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央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施“单独二胎”。这表明(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近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有望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引发网民热议: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的提升,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新例证;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嘲讽意味,有损中国人形象。这说明(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不同 D.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新世纪以来12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发展到“支农”“惠农”。这说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
①是克服谬误、接近真理的循环往复过程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③是从实际出发,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④是客观对主观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