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学习成语和古语不仅能提高汉语水平,还能从中悟出深刻的哲学道理。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万物皆备于我”,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
A.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B.辩证法、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
D.形而上学、辩证法、相对主义、唯心主义
文化既有“魂”又有“体”,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要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③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4年央视春晚,由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充满中国元素的画面,令我们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这说明( )
①各国文化既相互交流又逐渐趋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乡愁是海峡两岸不断走近的源头,它的含义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发生变迁,是几代中共领导人与台湾有识之士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根底所在。材料表明( )
A.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这表明( )
A.中国致力于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D.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