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一书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南宋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他们是在思考( )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相互决定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④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某位学者问一位农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民工:“打工。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从哲学上看,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追求精神的满足就是唯心主义
B.追求物质的满足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也有可能是唯心主义
C.追求精神的满足不但不是唯心主义,反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
D.既追求物质的满足又追求精神的满足,才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
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
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某女士在被电动车撞伤后,指认搀扶她的15岁男孩为肇事者。但经过警方的缜密调查,最终得出结论:男孩是清白的。伸手相助有可能“惹祸上身”,这让很多人产生道德焦虑,也成为摆在法律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启示我们( )
A.思想道德差异,反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B.公民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C.要加强法治建设,高扬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
D.既要发挥道德的柔性约束,又要通过法律公平公正协调利益关系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拾荒助学子的高龄孤寡“环保”老人刘盛兰用行动诠释了( )
A.甘于清苦的作风 B.崇仁厚德的品质
C.坚守职业的信念 D.永不言败的精神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成最大建筑资源浪费国,每年装修浪费达300多亿;中国奢侈品消费发展迅猛;中国城市生态建设华而不实的“绿皮”化……。“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已然成为全社会大力倡导的美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遏制“中国式浪费”需要每一位公民( )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
②开展健康文化活动,培育节俭文明风尚
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文化素养
④倡导传统道德取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