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正式颁布的日子,早在2001年就被设立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此举( )
①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和基本执政方式
②表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是为了纪念现行宪法的颁布和实施
④有利于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新预算法强调要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加强对不规范预算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预算法的修订,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A.倾听群众呼声,科学民主决策 B.严格依法执政,自觉接受监督
C.健全和完善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D.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
2.上述材料说明( )
A.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014年10月7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登革热疫情重点地区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登革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这一要求有利于( )
①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②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③公民监督政府工作,促进廉政建设
④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提高政府威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于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约束人肉搜索暴光个人隐私等分割人身权益的行为。这一规定( )
①目的是坚持和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②不利于公民充分行使监督权
③有利于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说明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一: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从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创办至今,中国孔子学院建设已走过10年历程,先后在全球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中外双方真诚合作的结晶,是中外人文交流史上的一大创举。孔子学院开办到哪里,就把沟通、了解、和谐、友爱的种子播撒到哪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汉语和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国,又把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引入中华大地,书写着中外人文交流的绚丽篇章。
(1)从“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角度,说明建立孔子学院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6分)
材料二:2014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总结了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意义,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发挥民间往来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8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治国必先治党的理念,强调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2014年8月初,就依法治国征求意见稿,党中央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并据此作出了修改。
(1)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7分)
材料二:公民举报不良现象,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但匿名举报却存在调查线索不持续以及举报内容不真实等现象。对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4年l0月份印发规定,鼓励公民实名举报,以更好地发挥公民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应如何参与法治国家的建设?(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