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课程日益受人欢迎。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来表现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的新型表现形式。近年来,在哈佛公开课、网易公开课之后,一种新的模式--慕课开始出现。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互动的特点,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慕课课程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一门课程可以同时容纳数万人学习,学习者不分国籍,可24小时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还可以通过讨论等方式交流学习经验。随着网络课程的发展,也将会不断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请结合材料分析网络课程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6分)近年来,中国乘客在飞机上“打架”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2012年9月,两名中国乘客因调整座椅引发冲突致瑞士航班返航。2013年12月11日晚,在一架曼谷飞南京的航班上,两名中国乘客闹事导致飞机返航。今年4月,在泰国飞北京航班上,3名中国乘客因嫌对方吃饭声大,持用餐的刀叉互殴。
连习近平主席出访时也忍不住向中国游客喊话了:“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汪洋副总理提到,我国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居民出国旅游,部分游客素质和修养不高,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常常遭到非议,“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说明我国公民应如何做到文明出游。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中(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③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陕北一位母亲因算命先生说她儿子与他“八字相克”,竟将儿子打得四肢变形。这一现象表明(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基础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信( )
①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②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③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④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