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
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C.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下列四句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名言 | 体现的哲理 |
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 |
|
你把周围的人看做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
|
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失败 |
|
语言是美丽的花朵,行动才能真正结果 |
|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二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起,中国孩子则倾向于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这说明( )
①联系是有条件的,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②人们的认识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基于主观目的的联系具有随意性
④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秦大河博士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报告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认识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认识结果的差异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D.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信息时代,人们用“大数据”来描述和定义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待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这表明( )
①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④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