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公司在北欧谈判一高铁项目,即将竞标成功之际,却因我方翻译技术文本的错误而被对方技术专家否定。比如,将刮雨器翻译成抹布。至今,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英文版中国高铁标准规范,各家企业“出海”均是自行翻译,无所依从,技术文本与商务文本的质量远远落后于外国竞争对手。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 )
①翻译人员学的是哑巴英语、中式英语,不可能做到准确翻译
②翻译人员技术知识不足,缺乏实践中的体验,造成翻译错误
③外方技术专家为保护本国文化过分要求技术文本翻译的质量
④我国高铁企业间合作不够,学术界和政府给予的支持不充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地名命名出现很多问题:乱取名、取怪名、取洋名,命名随意性增大;街区、道桥、车站以人名、企业名、商标名、产品名命名问题比较突出,命名商业化、庸俗化;一些房地产建设项目杜撰虚拟的“广告名”开展营销,“一地多名”、“贪大求洋”、“名不副实”问题严重;在城市不断建设扩张的同时,不少历史地名逐渐被弃用。上述种种乱象说明( )
A.地名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和传统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城市重要文化资源
B.地名是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纽带,是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C.在地名命名中应当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握地名文化内涵
D.地名命名必须彰显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杜绝与商业的联系
“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表明( )
①绘画是语言艺术,诗歌是造型艺术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在于诗画艺术结合
③文学和艺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借鉴
④诗歌创作和绘画创作可以相互融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叶嘉莹教授幼承家学,熟读古籍,打下扎实国学根底;大学时代师从中国古典文学名师顾随,文学造诣更上层楼;中年时代到西方国家教学,与西方学者交流,阅读大量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对词做出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的精微分辨,对词体的美感特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匡正了传统词学评赏词作方法的偏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叶教授取得超越前人的文学成就( )
①原因在于改进评赏词作方法,批判和否定了古典诗词格律
②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有益成果为条件
③有利于帮助广大读者深入体悟中国古诗词特有的美感特质
④体现了在文学研究中坚持厚今薄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全国人民所高度关注。
材料一:聚焦“党的领导”
《决定》提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材料二:热议“法治理论创新”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材料三:实践“法治精神”
为落实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某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系列活动:“12.4”国家宪法日全体学生早读课诵读宪法;出一期“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刊;听一场法制报告会;召开学习宪法座谈会;到社区发放法制宣传读物,向市民进行法制宣传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16分)
(2)结合材料二,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谈谈你对上述依法治国要求的理解。(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开展上述系列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8分)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10年- 2014年前三季度的部分经济数据
注:我国城乡收入比:2010年为3.23∶1,2011年为3.13∶l,2012年为3.10∶1,2013年为3.03∶1,2014年前三季度为2.59∶1。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如何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作贡献。(1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