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继承了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

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继承了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者融之。”这表明(   )

①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

③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文化创新能增加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A 【解析】 试题分析:徐悲鸿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说明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表明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举措,③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创新并不能增加传统文化的价值,④选项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文化继承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传统艺术或者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

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

C.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文化具有继承性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24日上午,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来自海内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炎黄子孙,共同祭拜人文始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祭拜黄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B.海内外炎黄子孙每年祭拜黄帝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2013年祭拜黄帝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D.2013年祭拜黄帝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普世价值

 

查看答案

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作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重要视觉艺术展览项目,“心灵的景象——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展”在澳大利亚拉开帷幕,渲染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从6月份开始的主题为“感受中国”的“中国文化年”,是迄今在澳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国文化宣传活动。下列关于中澳文化交流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要充分吸收澳大利亚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推陈出新

要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自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至今的400多年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同时,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书籍。这说明(   )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渐趋融合

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