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亚里士多德从人的自然发展角度,即从人由身体、情感到理性的自然发展过程来思考教育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包括体力、智力、能力,也包括人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来思考教育问题。两者虽有不同,但都基于对教育对象——人的尊重。他们思考的角度表明
A.教育应该反映客观世界 B.教育应该解释客观世界
C.教育应该推动客观世界发展 D.教育应该改造客观世界
还记得上海世博会仿佛刺猬的英国馆吗?馆内藏有6万粒种子。也有人说它像蒲公英,反正就是不像我们常见的建筑。那种种子圣殿,出自英国青年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之手。他说他不是在建房子,而是在种房子,建筑可以像植物一样是活的,在花园中绽放笑容。“种”这个动词诠释了
A.意识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
B.意识是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的主观形式
C.意识能够准确认识事物生动丰富的外表现象
D.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
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真理是人们
A.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B.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