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有效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获得通过以来,不断细化深入。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行政处罚额度过轻,未能对部分违法、违规行为设定法律责任,不足以对违法者构成有效威慑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食品安全法于2014年6月23日迎来首次大修,草案主要重点在加大问责机制、建立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方面。相比较修订前,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要求更严,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权责要求更为明确。
材料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做好各项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一切法律法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我国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立法法修改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立法法的修改,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配置的知识,说明国家修改食品安全法对加强食品安全保护的必要性。(11分)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立法法的修改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理由。(9分)
(10分)辨析题
有人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否定。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分析。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文艺工作者需要
①抓住主要矛盾,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②把遵循文化创作规律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
④坚持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③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④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底线思维是一种思维技巧,拥有这种技巧的思想者会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能够提供继续前进时所必须的那份坦然。从哲学上看,这种思维强调的是
①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③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未雨绸缪
④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换档降速,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变为7%-8%的中高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彼此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