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朱熹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朱熹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下列观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

③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           ④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朱熹的观点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①蕴含的哲理是事物是普遍发展的,是绝对运动的。②“迈万里路”指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题意符合;③“点燃蜡烛”强调实践的重要性;④事物各有优点与缺点,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该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漫画《贫困县建中国馆》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B.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C.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D.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查看答案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D.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查看答案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表明

A.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不间断的变化都是发展               

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查看答案

哲学课上,李华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王明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两位同学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哲学老师认为,他们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