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哲学上所讲的物质,认识正确的是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物质的具体形态
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④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⑤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嫦娥三号”及“玉兔号”开创人类月球探测史的多项“首次”:首次在软着陆地点利用数据转发器精确测定地月间距离,首次开展日地空间和太阳系外天体的月基甚低频射电干涉观测,首次进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这说明了
①思维决定存在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可知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话题一: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雾霾天气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 | PM2.5 | ||||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 汽车尾气 |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 工业污染排放 | 其他 |
话题二:美丽中国,谁来建设?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话题三: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1)结合话题一,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8分)
(2)结合话题二、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12分)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问题和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突出摆在国人面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为解决这一问题,更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2014年杭州市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拟提交会议讨论,把“不许啃老”、“常回家看看”上升到法律地步,明确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阐明杭州市修订《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的哲学依据。(10分)
江西把蔬菜生产摆在一个突出位置,要求稳定和提高城市蔬菜自给能力,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居民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仓储条件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做好各类网点的布局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和蔬菜主产区积极开展蔬菜保险试点,要探索建立农产品价格安全保障制度,实施农副产品价格低时保农民、高时保城市居民生活的双向保障机制。
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力保“菜篮子”安全各项措施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2分)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成熟的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升华:十五大,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十六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提升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观点、新举措,凸显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法治思想演变所蕴含的哲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