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深改”元年,广东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已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强省的广东展现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主要在于改革、开放、创新、民生和平衡的 “五个引领”。一、仅一年间,广东就取消和下放69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压缩89%以上……行政审批制度、企业投资体制、商事登记制度等系列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积聚了广东发展的能量。二、无论是粤港澳,还是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广东一直走在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获批,这将开启新一轮开放格局,开启广东的新未来。三、创新已成广东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华为、中兴、格力等一大批从小厂成长起来的跨国企业书写了“广东智造”的辉煌。四、2014年初,广东首次把“底线民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省民生类财政支出全年增长11.2%。五、广东力求各项政策的“总效应平衡”,提质增效,扭住了转方式主线,实现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相互促进,有力防止了实体经济下行。
材料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着眼于规范人们的一言一行,从生活小事抓起,注重塑造点滴文明,提升社会公德水平,在全省范围重点实施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网络文明等文明引导行动。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准则》。围绕解决食品药品行业的“假冒伪劣”、行政执法机关的“慵懒散奢”、窗口单位的“脏乱差冷”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深入食品药品企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明察暗访,并进行“道德评议”活动。某市通过加强地方立法、强化行政约束等做法,对行人闯红灯、公共场所违反公德行为进行处罚,引导人们恪守公德、增强自律的经验在全国推广;某市在主流媒体开辟《文明新闻》专栏,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某市文明餐桌的经验在《人民日报》上推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谈谈广东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供借鉴的经验。(8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经济下滑压力不断加大情况下的广东企业出谋划策。(8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身在广东的你该为广东文化强省自觉地做些什么?(10分)
(2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是新时期中国战略目标的制高点,但如果光有宏大高远的战略目标,却没有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没有保障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的有力举措,任何伟大的战略目标都只能是空想。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形成和提出充分说明: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明晰可见的;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想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有步骤实现的。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 | 会议 | 内容 |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
1997年 | 十五大 |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007年 | 十七大 |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 |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学依据(10分)
(2)结合材料一,简述该探索历程中所体现的认识过程特点及其方法论原则(6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谈谈材料中所体现的方法论道理。(10分)
下图《各有所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思维和存在是辩证统一的
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D.价值判断与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结构调整阵痛、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对此我们
①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潜在的问题
②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创造有利条件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
③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习近平指出: 澳门回归15 年以来, 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 民主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澳门同胞有能力把澳门事情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这说明
①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去年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并举行;今年我国将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举行这些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慎终追远,注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面向未来,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