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购消费额达27898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10%,而且还在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利,营销渠道的拓宽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诚信缺失,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网络欺诈、夸大宣传、退货困难等问题频频发生。
材料二:2015年3月13日,广东省质监局公布了首次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查的156批次电商产品中,发现假冒产品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7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30.7%。其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最高的是玩具,达到60%,其次是箱包皮具,达到50%。
材料三:2014年1月26日,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是,相关的管理规定还不尽完善,工商总局正加紧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的法治建设,严惩网络售假。
(1)结合材料,概述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分)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措施。(10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工商总局依法严惩网络售假的原因。(12分)
(共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有人担忧,说现在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这些建议让我深思,说明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每个人对待阅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把阅读作为一种享受;有人用阅读来消磨时光;有人把阅读做为考试和工作的手段。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
(1)结合上述材料,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全民阅读。(10分)
(2)根据材料二,“快餐式阅读”观念的形成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归根到底由什么决定?(4分)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于全民阅读的态度。(12分)
(26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一个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风既融合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性、法治等精神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当今,许多家庭更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14分)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2分)
某市响应国家新一轮改革的号召,结合自身实际,将工商、质监、食药局“三合一”成立市场监管委,实现了一个部门管市场,发挥了1+1+1>3的良好效果,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该市的做法
①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作用
②把握了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抓住了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深刻哲理,启示我们
A.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努力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完全统一
C.摆脱社会历史对我们的制约,永做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志青年
D.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明辨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曲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刻把握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我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要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有助于建立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
④是通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方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