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A国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

2013年A国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96元,甲企业的年产量为10万件,A国与B国的汇率比为18。2014年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同时B国货币对A国货币贬值2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4年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用B国货币单位可表示为            万元。   

A.12500       B.8800         C.9600        D.10000

 

B 【解析】 试题分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4年M商品的价值量为96÷(1+20%)=80元;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产量成正比,2014年该企业的产量为10×(1+10%)=11万件;B国货币对A国货币贬值,则A国货币兑换的B国货币增多,成反比,此时,A国与B国的汇率为8÷(1-20%)=10,即1A国货币可兑换10B国货币。2014年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用B国货币单位可以表示为80×11×10=8800万元。该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外汇和汇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在经济新常态下,某省立足“一带一路”大背景寻找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一、力推企业与互联网合作,让“互联网+”助推企业良性发展。第二、为避免市场恶性竞争,推动本省A、B两家相同产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合并;第三、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分配,对不合理的高收入进行调整;第四、取消各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全面实行零门槛、零首付、零审查、零收费的工商登记制度;第五、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取消对竞争性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

(1)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寻找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的经济学依据。(12分)

(2)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如何处理好“谋势”与“谋子”的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9分)

 

查看答案

(3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新形势给中国内政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对外主动争取,积极作为;对内推进改革,提高治国理政水平。

材料一: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古代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德治思想、“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法治思想、“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忧为本”的民生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文明思想,等等,为提高我国的治国理政水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为提高我国治国理政水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的认识。(12分)

(3)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阐释传统思想对我国治国理政理念的影响。(7分)

 

查看答案

漫画《竹篮打水》启示我们要

满分5 manfen5.com

①分清主流与支流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承认矛盾并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因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为克服超限效应我们应该

①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以保持事物性质稳定

②正确把握辩证否定的实质

③充分发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 

④恰当运用矛盾分析法,防止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牛顿力学定律问世后的200多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后来,爱因斯坦却发现该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若进入宏观高速领域,它就要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再往后,研究发现,在微观领域内该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B.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C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   

D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