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
材料二:2013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多处城市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 .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 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
材料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4分)
(2)结合上述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12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文化领域近些年出现了一种不均衡现象:一边是艰难度日的公益性文化,一边是越来越“精英化”“高端化”的演出市场和文化产业“大投资”“大项目”“大手笔”。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评论家看来是一种“分列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改革”错误相同的是
A.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C.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在十八大报告中86次提到改革,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之所以强调改革是因为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就能推动社会进步
②改革是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通过改革能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推动社会进步
④通过改革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中国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地域特色、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居住、生活、工作新模式,避免千城一面、贪大求洋的现象。这说明
①中国城镇化建设应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②中国城镇化建设应在个性中寻求普遍的共性
③中国城镇化建设应把握传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④思维方式的变革决定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幸福中国——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摄影大赛”2012年6月20日在广州太古仓启动,大赛为期近四个月,由重走南巡路采风之旅和公开征集新老照片两部分组成。这一活动的举办体现了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④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