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文明办相继举力了“收集经典家训”“创评现代家训”“家训诵读比赛”“书法作品创作”“厅堂悬挂家训”等“培育文明家风”征集传播活动,并组织未成年人参加“一语寄未来”模拟家训创作活动。这有利于
①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博采众长,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③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0年来,中国已在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这有利于
①推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
②促进中外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③实现汉语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2.短短10年,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世界各国遍地开花,广受欢迎。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已有61年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汉语学习者已达1亿人。这反映了汉语
A.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独领风骚
B.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已经成功地成为了世界文化
D.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恢复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也不是简单地读一点文言文、恢复一些民风民俗。最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信仰、价值观,要得以传承和弘扬。这表明了
A.传承传统文化需要设立“孔子学院”等机构加强教育
B.弘扬民族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继承传统思想
D.继承传统文化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市某校以“文明礼仪伴我行”这一主题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该校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明礼仪是公民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D.立德树人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10分)材料:罗阳超负荷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英雄司机吴斌,遇难前刹车挽救乘客;亿万富翁救员工溺亡,至死保持救人姿势,一股股捍卫真善美的正能量喷薄而出,在与假恶丑的交锋中,不仅治疗着不良道德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创伤,而且有力提升了社会公德,捍卫了公平正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美德,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请运用人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些“民族的脊梁”的感人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9分)材料: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加至57个国家。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新生事物,亚投行的未来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方面,亚投行主要贷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大、周期长、盈利弱,且政治风险不小,安全环境多变。亚投行如何在众多基础设施项目中进行取舍和平衡各国需求,是一个大挑战;另一方面,亚投行需要创造国际多边银行的最佳实践,努力让参与者都能满意,协调难度大,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开放包容心态和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磨合和完善,世界应该对亚投行的探索和不断完善过程给予必要的宽容和包容。
结合材料,请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在亚投行未来实践运行中应有的战略思维。
(10分)材料: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