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④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分)材料一:2013年第10天起,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材料二:治理雾霾,公众期待政府更有作为。华北地区频发的“雾霾”引发政府高度重视,以《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为代表的政策密集出台,显示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战略高度提升。治理以“雾霾”为重点的大气污染,不仅关系到环境与民生,更关系到政府的行政能力。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力及其自下而上的舆论压力,环保对地方政府不作为的“一票否决”制度有望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落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今后出现“十面‘霾’伏”的状况。(8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14分)
(3)从公民的角度谈谈在治理雾霾方面应有的作为。(4分)
(26分)材料一: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37%。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加大,拉动了农民工工资的提高。此外,由于市场、成本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出现的变化对经济会带来哪些有益的影响?(12分)
材料二: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乡镇管理与政治体制、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等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14分)
“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为了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①在传承中国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
③面向世界,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③④ D.②③
“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②主张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主张不同文化平等交流沟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
A.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B.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C.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