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哲学家朱熹在一首题为“泛舟”的小诗里这样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首诗的哲学寓意是( )
A.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④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15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发言人傅莹说,我们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它的中心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周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路一带”说明( )
A.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变化的实质就是发展
B.事物的联系是认识变化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D.发展是事物变化的趋势,事物的变化决定事物的发展
2.“一路一带”战略将增进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合作共享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这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
A.立足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要立足整体,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
C.整体决定部分,整体的性质决定部分的性质
D.整体和部分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分割
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
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
C.任何事物的联系都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D.质变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要促成质变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你吃了吗”、“你忙什么”,到九十年代和现在的“你买房了吗”、“你炒股了吗”、“你旅游了吗”等。随着时代的变迁,“问候语”的变化从另外一个侧面真实地见证了老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说明( )
①意识和存在如影随形,不可分离
②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④任何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下列与诗歌哲理相近的是( )
A.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以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