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和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和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多谋民生之利,努力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

项目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43.4元

133.6元

57.5%

67.7%

2002年

7702.8元

2475.6元

37.7%

46.2%

2013年

28264元

10620元

35.010620%

37.7%

注: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6767美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以上的增速。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然而我国目前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等待脱贫。2014年5月,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要把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引导人们以俭养德、以俭修身,使节俭节约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1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请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经济生活依据。15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评析观点“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8分

 

(1)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大幅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3分)说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3分) 建议及依据: ①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因为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消费的根本决定因素。(3分) ②应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3分) ③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因为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3分) (2)该观点是片面的。(2分)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应该坚持勤俭节约,不应浪费。(2分) 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适度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过分节俭或浪费资源会阻碍生产的发展。“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这一观点不够全面。(2分) ③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性的消费者,坚持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是图表题,要根据表头、项目和数据内容进行解读。1978年是标志性年份,是改革开放实施之年,故学生需要总结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图表反映的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既要看到取得的成就,又要看到存在的差距。第二小问要抓住几个关键信息,“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需要回答措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需要回答影响消费的因素;“向政府提出”需要注意回答的措施要符合政府这一主体。从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和消费心理等方面具体回答。 (2)“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根据对材料内容的解读可以明确分别指的是浪费与节约;“节俭是好事,浪费是坏事”是观点,需要辩证的认识,既要看到其合理之处,又要看到其不足之处。“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是该题的原理范围,学生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角度具体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③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④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书法的发展始终以文化为轴心,在不同时代都烙下清晰或模糊的印记,比如:曹操与建安风骨,陶渊明与田园诗派,谢灵运、鲍照与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的隐逸情节与山水情怀诗派,李白与浪漫主义诗派,杜甫与现实主义诗派以及黄庭坚与江西诗派,苏东坡与豪放词派,李清照与婉约词派等。中国书法的这一特点说明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决定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资源丰富的国家陷入“资源诅咒”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资源诅咒”启示我们要

①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注重主观条件,改变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坚持联系观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重视有利条件,加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刚刚过去的2014年,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可谓前所未有,这一年,生态文明建设重拳频出。与修订环境保护法同时,还有很多措施,它们与环保法一起,共同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①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反复性         D.无限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