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型HIN1流感爆发前几周,谷歌通过观察美国人最频繁的检索词发现,“治疗咳嗽和发热的药物”这一主题检索大增,从而准确预测了流感的发生和传播范围。“大数据”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这说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②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重要的意义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人们对大数据的态度尚不一致,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劳动为和资本之外的第三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无法形成气候。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反映体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
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现象的评价总是不同的
③人们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说明了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④要善于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和看待大数据带来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天下玄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动,则恐至于不可救……”这一古训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③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④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15年两会期间,人社部宣布:计划于2017年正式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并准备于2022年后实施,其目的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以及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等问题。这样做蕴涵的哲理是
①要集中力量解决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
②要注意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谈到: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6月16日,沪昆高铁怀贵段正式载客运营。沪昆高速铁路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它的开通有利于途径省区共同建设旅游文化走廊,谋划经济布局,推进区域旅游与金融融合发展。材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统筹全局,寻求最优目标
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与1300多位两院院士谈话时披露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其实,清朝初期,很多人对西学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学了不少,但只是一种猎奇和雅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这是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落伍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A.认识不能脱离实践,科学技术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C.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科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