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2015年,中国正步入依法治国的新阶段。某校高三(2)班学生对此展开自主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话题一:依法治国与法治精神
内容 | 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从而让广大群众真诚信仰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坚定捍卫法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从而保证法律在全社会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
学生观点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
(1)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学生观点的合理性。(12分)
话题二:依法治国与市场经济
内容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
专家点评 | 推进依法治国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
(2)结合话题二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8分)
话题三:依法治国与反腐法治化
内容 | 法治反腐,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较严重的腐败问题,中国共产党将“法治反腐”作为行动标准。反腐败以治标开始,在过程中逐步形成制度性,规范性的做法,最终达到治本的效果。 |
权威声音 | 在“打虎拍蝇”的反腐高压态势下,各类腐败受到“零容忍”的严厉查处,充分表明了中央“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决心。 |
(3)请运用实践观与发展观的知识分析话题三蕴含的哲学道理。(8分)
(28分)截至2014年11月,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和710个省级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以来,安徽各地综合考虑规划区域、人口规模、交通区位、经济发展等因素,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注重遵循群众意愿,确保规划建设符合农民意愿;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向中心村延伸;注重结合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村庄公共设施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与城市社区相同的服务。
(1)结合材料一,简述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经济意义。(8分)
材料二:规划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先导。各地立足村庄实际,按照“一户一策、一栋一品、一庄一色”的原则,突出乡村特色,把中心村建设重点放在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庄道路、危房改造、电力通信等方面,同时还引导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金融服务等公共设施向中心村布点,不断创造符合农民心愿的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新生活。
(2)请运用矛盾分析法阐释材料二是如何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并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如何使编制规划更好地反映民众心声?(20分)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强调,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哲学依据是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③人民群众是信用建设的主体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所体现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大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思想。有评论认为该思想是中国追梦的时代哲学,这是因为“四个全面”思想
①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
②决定着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源于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理念
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精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4月,蚌埠市文竹苑社区组织开展党员“微公益”活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传播正能量。这种“微公益”活动
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