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瑰”
C.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公民普遍的法治信仰是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制度健全和完善的过程,重要的是一个全民思想觉悟、文化观念不断嬗变的过程。真正的法治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条文有多么复杂严密,也不完全体现在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谈谈为什么要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12分)
(2)结合材料,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就如何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提几点合理化建议。(12分)
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表二: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1.76 | 1.84 | 1.97 | 2.03 | 2.09 |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左右。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材料二: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性。(12分)
材料三:某市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条政策措施:
措施 | 内容 | 经济生活依据 |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 示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
强化财政投入 | 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每年增加0.1个百分点 | ① |
实行股权激励 | 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达到约定成效的,兑现相应股份期权 | ② |
优化创新环境 | 将保护和促进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纳入法制轨道,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 ③ |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围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新兴产业生成中心 | ④ |
(3)依据材料三,根据要求填表回答问题。(12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 )
①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经济危机理论
②把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的根本方法
③ 揭示了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④认识到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转移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下列关于工资的说法中,符合李嘉图观点的是( )
①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②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水平
④名义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必需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等关键环节,以及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力争到2025年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④根据人的需要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