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大众创新创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力推进改革,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椰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再次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材料一:中关村是中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科技创新的代名词。这里有联想、京东、小米、百度、清华控股等一批领军企业;有日益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包括27家创新型孵化器、110多家社会组织;有“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精神和“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风气,无数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中关村的旗帜下……这个号称中国硅谷”的地方,通过改革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活力。
材料二:今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清单(部分)
1月7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促进行政权力法治化,营造便利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
2月6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 |
2月25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 |
3月11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
(1)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6分),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对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启示。(8分)
(2)结合表格,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在推进创业创新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全面深化改革应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段话说明改革要
①把握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②辩证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③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④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时强调,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由此可见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在“一国”的共性中把握“两制”的个性
②要集中全部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坚持“一国”,更要坚持“两制”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内地和港澳在“一国”统一体中坚持“两制”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在现阶段,原环保法已经暴露出立法理念已不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法律定位不清晰等诸多缺陷和不足。从哲学角度看
①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较为完善的过程,新法必然取代原法
②新事物是具有更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新法相对于原法不一定就是新事物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所以必须明确生态保护红线
④真理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转化为谬误,法律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国家教育部决定在2018年高考中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范畴。据此完成下题。
1.针对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社会上有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可以化解传统文化危机;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投入过多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会影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赞成者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反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
③传统文化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
④传统文化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针对国家教育部决定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社会上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他们各自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代表不同的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产生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是( )
①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 ②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④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筹建亚投行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先后提出的倡议,旨在以此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的巨大需求。2014年10月24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在北京正式签署,亚投行筹建工作迈出关键一部。筹建亚投行
①体现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体现了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准则的重要内容
④表明区域合作是促进各国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