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酷抠”是当下一种时尚的抠门,这是一种褒义下的“抠”,因为酷抠族崇尚的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酷抠族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约的方式。喜欢高质量、幽雅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位。

材料二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议上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并提出了加强互联互通、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一系列建议。会议强调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只要亚洲各国齐心协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一个紧密相连、互通有无、携手并进、合作共轰的亚洲,定能以自身发展造福本地人民,为推动世界繁荣进步注入生机勃勃的亚洲动力。

1结合材料一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请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2分

2运用联系的特征分析材料二12分

 

(1)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应该坚持勤俭节约,不应浪费。(4分)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适度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过分节俭或浪费资源会阻碍生产的发展。“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这一观点不够全面。(4分) ③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性的消费者。坚持求实心理主导消费行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分)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各国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4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亚洲各国要互联互通、开放发展、合作共赢。(4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坚持把握多种联系的条件。亚洲各国条件不同,经济文化发展联系可采取多种多样。(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题目类型观点评析类,问题指向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进行观点评析。解读设问,首先根据知识限定生产与消费,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来两个方面对如何进行消费进行分析;其次,分析设问中节俭与消费的关系,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分析节俭与消费的关系。同时要注意,观点评析类的题目不能绝对的正确,也不能绝对的错误,而是既分析其合理之处,又分析其不合理之处,强调节俭的时候,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进行分析;强调消费的时候,可以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消费者,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联系的特征,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运用联系的特征分析材料二。解读设问和材料,可以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详细解读,然后一一对应上述理论进行分析。具体来讲,首先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形成有机整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体现联系的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亚洲各国互联互通、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体现联系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最后,亚洲各国条件不同,联系多种多样,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坚持把握联系的条件。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的要求,农业部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

①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漂流”、“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孩子的一句“我爱你”,妈妈哭了,爸爸笑了。这里的“哭”与“笑”表明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③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首提经济“新常态”,11月两次再提“新常态”并要求全社会要适应“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指在我国三十年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时期保持7.5%左右的增速。新常态下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体现了

①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处于绝对的运动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和过程

④规律是客观的,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A. ③④     B.②③     C. ①②   D.①④

2.习惯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社会,必须适应“新常态”。这主要是因为

①认识必须随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在格陵兰,冰盖顶端气温升高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冰川表面的融化量一年又一年创下新高。气温升高除了对格陵兰冰川产生影响,同样也改变了当地人民的耕种、捕鱼、狩猎以及出行方式。上诉材料说明

①联系着的事物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完全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化发展的 

④人类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