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A. 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 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 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 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
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A. 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 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D.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2.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隐含了我们在文化发展上要反对的错误倾向是
A. 守旧主义 B. 封闭主义 C. 民族虚无主义 D. 历史虚无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时刻贴近百姓生活,才有生命力,好的作品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联,作家应该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所希望的是什么,最大的痛苦是什么。这一观点说明了
A. 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B. 来自劳动群众生活中的灵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C. 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新
D.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而现在,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决定材料中“法治”思想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思想运动的出现 D. 教育功能的变化
相声源于解放前的北京,天桥一代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A. 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B. 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要加以继承
C.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相对的
D.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