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熟知并非...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所讲的“文化”是

A.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B.语言、文字、艺术、自然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总和

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所有精神产品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故C是对文化含义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文化不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A错误;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部分,故B缩小了文化的外延;文化包括精神产品,也包括精神活动,故D表述不准确。所以答案选择C。 考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可以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9

2除通过互联网展示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6

 

查看答案

传统村落是现存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几千年来,村落不仅是农业文明最直接的活态存在,更是一部部鲜活的、续写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活史书”。时至今日,散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传统村落,仍然是传承文化和凝聚人心,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有机体,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Z村村民“保护家乡”的正确性。9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12日,第五届中国春节文化高层论坛在河南鹤壁开幕。本届中国春节文化高层论坛的主题是“凝聚民族共识,助推春节申遗”。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灶、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防止年俗文化的消失。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原因。12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仅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还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让世人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名言。但是,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让国人“根本停不下来”,一些不多的闲暇时间,也给了互联网社交和娱乐。据2014年公布的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读的纸质书是4.4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低于国际水平。泱泱大国,拥有傲人的五千年文明,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空飘荡着的书香气息竟如此稀薄。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书香社会,今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读书予以倡导,这对全民族来说,着实是一件幸事,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建设“书香社会”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16

 

查看答案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20世纪80年代是显学,但在现阶段,似乎被疏远和边缘化了。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努力总结和概括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同时下大力气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性诠释和转换。只有这样,当代中国哲学才能够以应有的地位和姿态立足于世界哲学之林,才能够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材料说明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