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A.加倍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
C.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D.发挥“主心骨”作用,发展先进文化
《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D.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
是否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在网上引发了争议,大多数网民认为,“中国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地位不能动摇。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龙马精神”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以“龙图腾”为核心和灵魂的
④龙图腾昭示了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奋进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下列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流动和开放性强;地处内陆的滇黔文化热情奔放,内敛性强。这说明
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C.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D.不同区域的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